汽油,一種你我日常生活中都必然會使用到的石化產品,無論是自己開車的直接使用、或是間接因貨運衍生的經濟行為,生活裡每一件事都能和燃料用油(汽油、柴油等)產生關連性,舉凡食衣住行育樂,有太多物品需要仰賴交通工具運送,你幾乎無法想像沒有汽柴油的生活會是甚麼樣!
而對 U-CAR 讀者更直接的是,每天都要開的愛車,更不能缺少汽(柴)油;然而你是否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每天用的、加的油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國家標準規範、如何為品質把關? 本次,U-CAR 團隊藉由訪問台塑石化的機會,揭開汽柴油的神秘面紗。
事實上,汽柴油作為一種商品型態在臺灣市場販售,就必須符合相關的商品規範,政府的確有制定出一系列關於汽柴油的「性質」要求,例如汽油的辛烷值、苯含量、氧含量、雷氏蒸氣壓、密度等,柴油的閃點、蒸餾溫度、硫含量、十六烷指數、密度等;簡單來說,在臺灣販售的油品,都必須符合經濟部的規範。
而本次藉由難得的機會,U-CAR 得以進入過去鮮少對外公開的台塑石化內部,透過專業人員的導覽介紹、以及深入的訪談,揭開台塑化的汽柴油品管控管秘辛。
首先,臺灣市場的汽柴油均須符合國家規範,而對於市場後進者的台塑石化來說,其認為吸引消費者的核心價值,在於優異的產品品質與競爭力,因此台塑化在擬定汽柴油商品的策略時,除了針對法規的「性質」要求,更加碼進一步的「性能」要求。
為了達到台塑化訂立的「性能」要求,原廠共耗費 5 億 5 千萬元建造「引擎試驗工場」,並且每年花費龐大金額,用以維護、執行相關的檢測作業。此引擎實驗工廠除了符合行政院環保署公告之汽油汽車廢氣排放測試方法與程序,還可進行 1999/100/EC、CEC F-20-98、CEC F-23-01、ECE R49 等歐盟先進的積碳或引擎性能測試標準。
為了達到台塑化訂立的「性能」要求,原廠共耗費 5 億 5 千萬元建造「引擎試驗工場」,並且每年花費龐大金額,用以維護、執行相關的檢測作業。此引擎試驗工場除了符合行政院環保署公告之汽油汽車廢氣排放測試方法與程序,還可進行 1999/100/EC、CEC F-20-98、CEC F-23-01、ECE R49 等歐盟先進的積碳或引擎性能測試標準。
不僅是國內的法規標準,事實上台塑石化每年均外銷相當數量的汽柴油產品,市場遍及加拿大、美國、英國、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巴西、沙烏地阿拉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超過 20 個國家,符合世界先進歐美國家的嚴格要求標準,品質獲得肯定。
國家規範只是基本,台塑石化加碼油品的引擎性能要求
「性質」與「性能」要求的差異,若要簡單比喻的話,「性質」就好比是最低的標準,商品要達到 60 分及格才能販售,這也是政府規範的法定標準;而「性能」要求則是自主性的層次,例如公司內部規定產品要達到 90 分才能出貨,用以確保消費者能獲得一流品質的商品,並提升自家產品競爭力。
為了要製造出超越國家標準品質的產品,特別是「性能」上的要求,台塑化有一系列嚴密且嚴謹的製程規範與監控機制,目的就是要確保最高的油品標準。
此「性能」要求,透過「引擎試驗工場」,可自主執行 1999/100/EC 在內的多項引擎油耗與積碳測試,能讓台塑化內部研發人員控管油品品質符合市場需求,以最佳的油品摻配比例提供給消費者,這是台塑化相對於其他市場競爭者所擁有的優勢。
就公布的實驗室數據來看,採用 1999/100/EC 指令所得到的油耗資料,台塑化的油耗數據表現優於競品,採 CEC F-20-98 指令的汽油引擎進氣汽門與燃燒室積碳測試,獲得的結果也優於對手,例如採用世界燃油規範(WWFC),台塑化油品可達到進汽門積碳<30 毫克/缸,優於競品 60 毫克/缸。而原因可歸功於台塑化所有擁有的自主研究室與實驗室。事實上,所有的油品在生產過程中,都必須添加比例不一的添加劑,包括中油、台塑化、乃至於全世界的汽柴油都相同,因為油品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化學物質,純的汽柴油是無法使用的,必須加入適當的添加劑,才能符合規範。
而台塑石化的競爭力在於,因為本身擁有引擎試驗工場,可以立即把調製的添加劑配方、以實測的方式取得實證數據,同時在符合國家性質規範下,擁有優於競品的油耗表現與積碳清潔度。對消費者來說,使用台塑化油品能帶來更佳油耗、更低的引擎積碳,可說是一舉兩得。
全球先進煉油廠的趨勢:裂解製程為主
而台塑石化的競爭力在於,因為本身擁有引擎實驗工廠,可以立即把調製的添加劑配方、以實測的方式取得實證數據,同時在符合國家性質規範下,擁有優於競品的油耗表現與積碳清潔度。對消費者來說,使用台塑化油品能帶來更佳油耗、更低的引擎積碳,可說是一舉兩得。
按照製程區分,汽油可分為裂解與重組兩大類,其中的差異主要在於煉製方式、製程技術的不同,這裡我們先不探討裂解油與重組油的科學原理,而是以全球煉油廠產業的趨勢來分析,由於效率與經濟規模的緣故,現今世界上新建造的煉油廠多是以裂解技術為主,同時裂解技術的門檻也較高,可以說裂解技術已經是世界先進趨勢。
以目前國內的石化產業來看,台塑石化的煉油廠採單一煉廠、裂解技術的方式產製汽油;台灣中油則分為北部與南部兩大區域,北部廠採用裂解技術,南部廠過去為重組油,但現在也有建置裂解製程廠。以品質監控與穩定性來說,在邏輯上,單一煉油廠應該較容易控制品質的穩定性,因為原料與成品都在同一廠區內,其他控制變因也較容易排除;反之多煉廠、多製程,以合理邏輯推估,較容易出現品質高低落差(煉廠技術差異)、不穩定等現象。
從另一方面來看,台灣中油已決定擴建裂解煉廠的規模與數量,間接也可證明裂解製程的產業趨勢方向,而台塑化做為產業後進者,在建構煉油廠時就已全面導入裂解製程,足見其產業遠見。
耗費鉅資成立符合 ISO 與國家標準實驗室,確保汽柴油最高品質
在這次難得的參訪過程中,U-CAR 團隊除了對於汽柴油產品的製程、技術、煉廠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瞭解到台塑化如何針對國家標準的「性質」、以及花費鉅資加碼的「性能」要求外,採訪團隊心中又湧現一個問號,那就是台塑石化如何保證其產品品質,以及汽柴油離開煉油廠之後、到你我油箱之前的輸送品質。
從另一方面來看,台灣中油已決定擴建裂解煉廠的規模與數量,間接也可證明裂解製程的產業趨勢方向,而台塑化做為產業後進者,在建構煉油廠時就已全面導入裂解製程,足見其產業遠見。
耗費鉅資成立符合 ISO 與國家標準實驗室,確保汽柴油最高品質
在這次難得的參訪過程中,U-CAR 團隊除了對於汽柴油產品的製程、技術、煉廠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瞭解到台塑化如何針對國家標準的「性質」、以及花費鉅資加碼的「性能」要求外,採訪團隊心中又湧現一個問號,那就是台塑石化如何保證其產品品質,以及汽柴油離開煉油廠之後、到你我油箱之前的輸送品質。
首先,台塑石化在煉油廠內部即設有一系列的實驗室與分析室,都符合相關 ISO 與國家標準規範,包含有氣相層析、水質分析、辛烷值分析、觸媒分析、固體分析、精密分析、油品分析等等的專責實驗室,用來分析從原料、製程、配方、成品、添加劑,乃至於煉油廠周遭的土地與水質等環境分析,確保汽柴油產品的高品質。
台塑石化會依照每一批次生產的汽柴油產品,進行逐批的品質檢驗,汽柴油檢驗的內容共有:密度、辛烷值、銅片腐蝕性、氧化穩定性、膠含量、苯含量、硫含量、氧含量、鉛含量、蒸餾試驗、芳香烴含量、烯烴含量、十六烷值、閃點、動黏度、殘碳量、灰份、水分及沉澱物、流動點、冷濾點等等共計 30 餘項的檢驗指標。
各項檢驗指標的功能與測試方式在此不做詳述,與消費者切身相關的重點是,台塑化有一系列嚴謹且周詳的檢驗機制,並且是逐批、逐次的檢驗,確保每一批量的汽柴油離開煉廠前,都擁能符合國家產品品質規範、同時又有台塑化加碼的引擎性能要求的優異表現。
除了煉廠內部的品管機制,台塑石化並在加油站端、儲運站等設置了複驗機制,確保汽柴油產品離開煉製廠後,其品質不受到其他外在因素干擾而變質。而台塑石化另外針對運輸系統,也就是油罐車的末端運送部分,投資成立貨運衛星定位系統,總部可藉由數位化的車隊管理系統,直接掌握每一輛油罐車的具體位置,並與派遣站連線,一旦車輛有位置異常或停留太久的現象,系統會直接跳出警告,讓管理者接手後續的問題處理。
高於國家規範的品質標準、從源頭到最後一哩的嚴格把關
雖然本次 U-CAR 參訪台塑化內部的時間,僅有短短半天,無法詳盡的走訪每一個製程環節,但是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對於油品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特別是台塑石化針對國家標準之外,又再加碼有助於節省油耗、減少積碳的引擎性能要求,幫駕駛人顧荷包的同時,還能間接提升引擎的使用壽命。
而高品質的汽柴油品,透過系統化、數位化的品管機制,從煉製廠、管線、儲運站、油罐車、加油站的一條鞭式管理,讓總部能即時、24 小時無休、智慧監控的方式確保在運送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異狀,提供消費者最優質的油品。